事故责任问题可能是全自动汽车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事故责任的界定可能会有分歧。领导Google汽车项目的工程师之一克里斯・厄姆森在2013年的一个行业会议上表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目前的美国法律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将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的事故负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这则法律条款让汽车行业更害怕的了。财大气粗的汽车厂商将难免沦为律师们大肆申请产品责任索赔的目标。然而,厄姆森接着说,自动驾驶汽车不断采集并存储的运行数据将提供事故发生时汽车环境的全貌,不良起诉将几乎不可能得逞。当然,没有技术是百分之百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也难免哪天会酿成事故,致使其厂商必须面对令人生畏的责任判定。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法律为这样的诉讼设定合理限制。
然而,这种半自动化模式也有它自己的问题。尚没有一个系统能够处理所有的状况。Google曾在2012年指出,自动驾驶汽车依然“需要掌握雪道行驶、理解临时施工标志,以及处理其他很多司机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
一旦克服了这些障碍,自动驾驶汽车将具有巨大的潜能,尤其是在提高安全性能方面。2009年,美国发生大约11万起汽车事故,约34000人在事故中丧生。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5万人因车祸丧生。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估计,90%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错误。换言之,真正可靠的自动驾驶技术或许能够拯救大量的生命。
除了避免事故之外,自动驾驶汽车的支持者也谈到其他潜在的好处。自动驾驶汽车之间将能够进行沟通和协作,它们可以列队出行,借助相互的牵引力节省燃料。高速公路上的高效协作将减少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交通拥堵。在这里,我觉得媒体渲染的与任何短期的现实都相去甚远。这类利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网络效应,那便是道路上需要有相当一部分的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很明显的事实是,很多司机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至少感到很矛盾。很多人就是喜欢开车,汽车爱好者杂志如《汽车风向》和《汽车与司机》都拥有数百万订阅者。
如果你拥有“终极座驾”却不自己去驾驶,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飙升的收入不平等以及几十年的收入停滞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很多人无法承受新车的价格。事实上,最近的数据表明,已经有汽车的美国消费者并不急于升级新车。2012年,美国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平均车龄几乎有11岁,达到历史最高纪录。
在有些情况下,人类驾驶和机器人驾驶的共存实际上可能导致更多的问题。想想你上回遇到过的那个野蛮的司机,贸然超你的车或者在高速公路上鲁莽地变换车道。现在想象这个人与自动驾驶汽车同行一条道,并且这个人知道这些程序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美地保护自己。这样的“狼入羊群”的场景可能会存在更多的冒险行为。